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描二维码,长按课程海报后“发送给朋友”
导语
诚铸和谐,信行天下。《诚信微课堂》与你共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弘扬诚信文化,普及信用知识,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信用环境,建设诚信贵州。
课堂实录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欢迎收听由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办的《诚信微课堂》 ,我是贵州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宣讲员王晓璐。
6月2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培育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信用风险分类监管”,这让我想起了2015年5月12日,李克强总理在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首次提出的“放管服”改革。众所周知,放管服,就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的简称。“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李克强总理从2015年到现在,近7年来,在全国“放管服”改革相关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提法和要求,都有哪些新的变化。
2015年:推进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息披露和诚信档案制度、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和黑名单制度,让失信者一处违规、处处受限。
2016年:要与信用监管、智能监管联动,积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加快建设企业信用信息“全国一张网”,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年底前建立起联合激励与惩戒机制,使“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
2017年:建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综合执法改革。
加快实行巨额惩罚性赔偿制度,建立完善跨地域、跨部门、跨行业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违法经营者付出高昂代价,在市场上无法立足,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2018年:要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监管是规范市场秩序的“金钥匙”。加快推进涉企信息归集共享,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让市场主体“一处违法、处处受限”。对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严惩,使违法主体付出沉重代价。政府要带头讲信用,如果政府没有公信力,就不会有信用经济。现在有些地方存在不守信用承诺、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这对政府公信力和营商环境是极大的伤害,必须坚决加以纠正。
2019年:要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推行承诺制,让市场主体和公民讲诚信,自主承诺。对违背承诺、搞虚假承诺甚至坑蒙拐骗的,一经发现就要严厉惩罚。
2020年:要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在生产许可、项目投资审批、证明事项等领域,广泛推行承诺制,实现政府定标准、企业或个人作承诺、过程强监管、失信严惩戒。
要提高监管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
2021年:要健全监管规则,创新监管方式,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深入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跨部门综合监管、“互联网+监管”和信用风险分类监管,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
政府要带头守信践诺,各地区要梳理政府对企业依法依规作出的承诺事项,未如期履行的要限期解决,因政府失信导致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要依法赔偿,绝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以上就是今天《诚信微课堂》的全部内容,如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感谢大家的收听,我们下期再见。
诚信微课堂
微信号 : xygz360
诚信微课堂官网:www.creditguizhou.org.cn
● 扫码关注我们,不错过任何一堂好课。
李克强总理在“放管服”改革会议上的信用工作新要求
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15-2022 贵州省诚信建设促进会
网站备案:黔ICP备19001893号-1